一款的对焊法兰必然要符合几个方面的要求,那么的产品会有什么方面的要求呢?首先在就是产品的标准性,法兰一类的产品首先就需要较好的标准性,也只有其达到了相应的标准性,如果是不标准,一者是在使用中没有较好的性能,同时也难有使用过程中的寿命。当然,想要让一个厂家在这种产品有较好的标准,不但需要有相应的,同时也需要有较好的生产信誉。
对焊法兰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会应用到的闪光技术,其中的主要类型有以下三点:
1、脉冲闪光对焊与普通闪光对焊相比较,由于没有过梁的自发爆破,喷溅的微粒小、火口浅,因而热效率可提高一倍多,顶锻留量可缩小到2/3-1/2。脉冲闪光对焊这种焊法的特点是,在动夹钳送进的行程中,通过液压振动装置,再叠加一个往复振动行程,振幅为0.25-1.2mm,频率为3-35Hz均匀可调。由于振动使焊件端面交替的短路和拉开,从而产生脉冲闪光。
2、矩形波电源单位时间内的闪光次数比工频交流提高30%,喷溅的金属微粒细,火口浅、热。矩形波频率可在30-180Hz范围内调节。这种方法多用于薄板和铝合金轮圈的连续闪光对焊。矩形波闪光对焊这种焊法与工频交流正弦波闪光对焊相比较,能显著提高闪光的稳定性。因为正弦波电源当电压接近零位时,将使闪光瞬间中断,而矩形波可在全周期内均匀产生闪光,正弦波逆变电源,逆变器就是一种将低压(12或24伏)直流电转变为220伏交流电的电子设备。因为我们通常是将220伏交流电整流变成直流电来使用,而逆变器的作用与此相反,因此而得名,与电压相位无关。
3、程控降低电压闪光对焊与预热闪光对焊相比较,具有焊接时间短、需用功率低、加热均匀等优点。程控降低电压闪光对焊这种焊接方法的特点是,闪光开始阶段采用较高的次级空载电压(在无相位控制条件下,将直流电压/电流特性曲线由直流电流连续流通区延伸到延迟角为零电流处所的直流电压的平均值),以利于激起闪光,当端面温度升高后,再采用低电压闪光,并保持闪光速度不变,以提高热效率。接近顶锻时,再提高次级电压,使闪光强烈,以增加自保护作用。
对焊法兰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问题,其中常见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淬火钢,焊后接头易产生淬火组织,使硬度、塑性降低,严重时会产生淬火裂纹。淬火钢通常采用加热区宽的预热闪光对焊,焊后采用缓慢冷却和回火等措施。二种是经冷作的金属(如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时接头和热影响区发生软化,使接头强度降低。焊接此类金属通常采用较大的闪光速度和顶锻压力,以尽量缩小软化区和减轻软化程度。钢的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通常也将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钢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处理或带有冷却过程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
接头中的氧化物夹杂对接头质量有严重危害,因此,防止氧化和排除氧化是提高接头质量的关键。金属的成分不同,其氧化性的生成也不同。若生成氧化物的熔点低于被焊金属,这时氧化物有较好的流动性,顶锻时容易被排挤出来。若生成氧化物的熔点高于被焊金属,就需要在被焊金属还处在溶化状态时,才有可能将他们排出。因此,在焊接含有较多硅、铝、铬、一类元素的合金钢时,应该采取严格的工艺措施,排除氧化物。